近日,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表扬全省检察机关2023年度综合考评和单项工作先进基层检察院的通报》,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被评为全省“十佳基层检察院”,这是我院首次获此殊荣。
2023年,在市院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锚定“争先进、创一流”工作目标,凝心聚力,戮力攻坚,各项工作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被最高检记“集体一等功”,3 起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蝉联全市检察机关综合考评排名首位,48个集体和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用实实在在的业绩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优异答卷。
我们提高站位,凝聚共识,党建业务双融合。做实一切工作首先“从政治上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检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检察长会议部署,深刻领悟市院“1235”工作思路,全院上下目标一致、工作同心同力。抓实融为一体的政治与业务建设。申报的党建与业务融合案例获评2023年度全省、全市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十佳”典型案例,并被省院确定为探索司法办案“三个效果”融合指导机制试点单位。
我们围绕中心,志在为民,履职尽责展作为。一是服务大局有担当。自觉融入、服务党委工作大局,制定出台《关于依法能动履职服务保障瀍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检察力量。二是检察为民有实招。牢记职责使命,“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帮助农民工追索欠薪,对确有困难的案件当事人积极开展救助,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办理的一起律师申请知情权监督案件被最高检评为保障律师职业权利类典型案例。三是法律监督有实效。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一案入选最高检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的依法惩治涉文物犯罪典型案例。督促保护“郭氏正骨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公益诉讼案被评为最高检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写入最高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刊。
我们坚守初心,寻求创新,重点领域同发力。一是品牌培育工作凝心聚力。以“争一流、创品牌、育典型”为目标,持续抓好品牌选树工作。《大数据赋能助力公益诉讼高质量发展》品牌项目先后被市院、省院评为“洛检品牌”和“豫检品牌”。“益·美河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文化品牌获评2023年全省、全市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二是典型案例培育成效显著。以“争办典型案例、能办典型案例”为目标,每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工作。我院办理的3起案件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3起案件被省院评为典型案例和优质案件。三是数字检察工作蹄疾步稳。持续深化“检察大数据”战略,自主研发的法律监督模型荣获全省检察机关第二届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二等奖。其中,刑附民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被省检察院在全省推广应用,我院被确定为省检察院数字检察工作联系点。
我们科学管理,淬炼队伍,强基固本提质效。一是明确责任树风气。明确党组是争先创优的主体,检察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坚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树立干事创业的新风正气。二是专项活动促规范。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开展“贯标准、树理念、强规范、优质效”暨质量提升月活动,端正干警工作态度,规范检察日常管理,我院案卡填录规范,数据准确率位居全市首位。三是选优育强增活力。积极开展人员招录,为检察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优化队伍结构,激活检察队伍“一池春水”。12名干警荣获“全省优秀办案检察官”“全省十佳公诉人”“出彩洛检人”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瀍河区检察院将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围绕“高质效检察管理年”工作要求、市院“1235”工作思路,敢字为先、干字当头,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努力为洛阳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瀍河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