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察业务
  《检察日报》头版报道我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帮助非遗“去伪存真”  “检察机关持续跟进服务,让我们对手艺传承更有信心了。”日前,见到前来开展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回头看”的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检察院检察官,当地非遗传承人郭先生格外健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瀍河区,冒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时有发生,“真假非遗”难分难辨,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还严重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2022年1月,瀍河回族区检察院对辖
检察日报报道我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来源:检察日报
铜镜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国家一级文物唐代海兽葡萄镜,是我国古代铜镜制作的一个高峰。它做工精细、用料考究、锈色正宗,背面的海兽葡萄浮雕纹饰,巧夺天工、独具匠心,被称为“多谜之镜”,受到无数铜镜收藏爱好者争相追捧。然而,如果文物受到人为损毁,检察机关该做些什么?故事内容  2021年,李某某得到一面唐代海兽葡萄镜,但由于出土前的埋藏坏境,及出土后的保存坏境的影响,文物表面有大量的锈蚀。李某某为将海兽葡萄镜卖出一个好价钱,花了2万元,委托张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检察机关典型案例集中体现了司法理念和精神要旨,对检察办案工作有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10月30日,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李某某等16人倒卖文物,林某某等4人盗掘古墓葬,张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被最高检与国家文物局评为依法惩治涉文物犯罪的典型案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起典型案例,追寻其背后的故事……借助专家“外脑”破解专业化难题“首先,要有精品案例培育的意识,这种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即使遇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也不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2日上午举行联组会议,就“一府两院”关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执法司法工作情况的三个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对“一府两院”同一主题的三个报告开展专题询问。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执法、审判、检察工作,如何更有效打击环境资源犯罪、如何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如何进一步做好法律监督工作……面对这些问题,“一府两院”相关负责人予以坦诚回应。  围绕重大战略任务严惩突出违法犯罪 
  “一手托两家”,既监督法院的行政诉讼活动、保障司法公正,又监督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确保依法行政,这是法律赋予行政检察的基本职能,也是行政检察最鲜明的履职特色。 近些年,行政检察取得了开创性发展,行政诉讼监督案件的抗诉改变率和再审检察建议采纳率较5年前均大幅提升,行政检察工作的社会知晓度、认可度显著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行政检察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目前仍是“四大检察”中的弱项。  鸟欲高飞先振翅。在今年7月召开的大检察官研讨班上,最高人
为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更好的做到人民至上、检察为民,9月28日上午,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3年爱民实践服务承诺事项,并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石朝辉主持,河南法制报记者、《人民法治》杂志社及洛阳网记者等媒体代表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受邀参加。发布会上,瀍河区检察院办公室主任赵金峰同志对2023年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爱民实践服务承诺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媒体记者围
健康科普小课堂为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突发事件处理方法,掌握基本应急原则、急救技能,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9月20日下午,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特邀安全健康教育科普网河南站宣教科主任涂志坚开展健康急救专题知识讲座。讲座现场气氛活跃,涂志坚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现场演示,教授我院干警应对常见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涂志坚老师强调了学习急救知识的必要性和掌握急救基本技能的意义,重点普及脑梗、心梗、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和心脑血管